【叙事护理专栏】声音的回归

来源:董雅芮     发布时间:[2025-5-14 10:44:55]    浏览量:10次


每个患者都是未打开的书,叙事护理是阅读的钥匙。

故事的背景是发生在患者李老师38岁,某高中音乐老师,因声带小结住院行手术治疗,术后声音嘶哑。

某天夜晚,耳鼻喉科病房里,李老师独自一人,孤单地坐在床边,目光低垂。今天是她术后第二天。今天上夜班的我日常巡视病房,说道:“李姐姐,还没睡呢,是哪里不舒服吗?”

李老师尝试发音,却只能发出虚弱而嘶哑的声音,低落地摇摇头。

我想起手术前,李老师反复追问医生,这个手术会不会影响她以后教学。让我意识到她需要的不仅仅是术后护理而是焦虑情绪的宣泄和表达。我递给她一本蓝色的笔记本,说“姐姐,您刚做完手术是不能说话的,有什么想说的可以写下来。” 李老师写下“我的声音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好,还能恢复好吗?”“还能继续唱歌吗?”然后紧张地看着我。我走上前,打开床头灯,暖黄的灯光洒在病床上,我轻轻拍了拍她肩膀,“姐姐,我特别理解你现在的心情,担心是正常的,不能发声是暂时的,恢复需要有个过程。”

当她写下“沉默是监狱”时,让我明白失声的孤独。我坐在她的床边,轻声说道“李老师 ,我也很喜欢音乐,能和我分享一下你喜欢的歌曲吗?”李老师给我听了很多她喜欢的音乐,分享了很多她拍摄的学生们的视频,逐渐李老师脸上出现了笑容,眼里出现了明亮的光彩。

此后,李老师经常用笔记本与我们交流,积极配合康复治疗,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。术后14天的清晨,李老师突然拉着我,清晰地说着,“早上好,董护士。”

这一次的叙事护理让我明白对待患者倾听比告知更重要。叙事护理如同一座心灵的灯塔,为患者指明了前行的方向。它用倾听搭建起沟通的桥梁,用理解与共情点燃心灵的火花,让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温暖与希望的光芒。

山东颐养健康集团肥城医院官方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