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,肥城医院党委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电影《钢铁意志》,这部以新中国第一代钢铁工人为原型的影片,如同一炉炽热的铁水,熔铸着共产党人的信仰之光,也映照出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使命担当。作为党务工作者,我深感这部影片不仅是对革命先辈的深情礼赞,更是一堂生动的党性教育课,为我们立足岗位践行初心使命提供了精神坐标。
一、传承“钢铁意志”,筑牢信仰之基
影片中,解放初期的鞍钢,在历经战争洗礼后,厂区满目疮痍,高炉成了铁砣,生产几乎停滞。然而,以赵铁池为代表的共产党人,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钢铁般的意志,面对敌特的破坏、专家的质疑、技术的封锁以及恶劣的生产环境,他们高喊“只要党在,火种就在”的铿锵誓言,硬是在废墟上让第一炉铁水奔腾而出,为新中国的钢铁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。这种信仰的力量,正是我们党在革命、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。这种“有条件要上,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”的攻坚精神,恰似医疗战线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真实写照。
回顾医院的发展历程,我们同样面临过无数挑战。从简陋的病房、医疗设施到如今配备先进设备的现代化医院,从有限的医疗技术到能够开展多种高难度诊疗项目,这一步步的跨越,离不开老一辈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。
二、践行初心使命,锤炼医者仁心
“鞍钢的炉火,烧的是工人的汗,炼的是百姓的钢”,这句台词道出了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。在医疗岗位上,我们的“炉火”就是救死扶伤的初心。观影中,我不断思考如何将“钢铁意志”转化为服务患者的具体行动:在门诊大厅设立党员示范岗,用微笑化解患者焦虑;在手术室建立党员突击队,以精湛技术托举生命希望;在社区开展健康义诊,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群众。正如影片中孟泰带领工人捐献器材,我们也要发动党员带头参与公益诊疗,用实际行动诠释“医者父母心”的深刻内涵。
三、凝聚奋进力量,锻造过硬队伍
鞍钢恢复生产的历程,是集体智慧的结晶,更是团结奋进的赞歌。像影片中工人、专家、领导紧密配合一样,我们医院各科室也只有团结协作,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全面、更优质的医疗服务。这启示我们,医院发展需要打造一支“召之即来、来之能战、战之必胜”的党员队伍。我们要学习影片中“支部建在连上”的经验,在重点科室建立党员责任区,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组建党员先锋队,通过“师徒结对”“技术比武”等活动传承医者匠心。同时,要完善党员赋分制管理,将医疗质量、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纳入考核,让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在每个诊疗环节,真正实现“关键岗位有党员、困难面前见党员、技术创新看党员”。
四、永葆创新锐气,推动高质量发展
从“只能炼废铁”到“出钢又出才”,鞍钢的蜕变彰显着改革创新的勇气。当前,公立医院改革进入深水区,我们更需要这种破冰前行的魄力。作为党务工作者,要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,在智慧医院建设、DIP付费改革等工作中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。可以借鉴影片中“技术攻关小组”模式,组建党员创新工作室,围绕精准医疗、慢病管理等课题开展攻关,让红色基因成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。
作为党群工作部的一员,通过观看这部电影,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使命。我们要积极宣传和弘扬影片中所展现的钢铁意志精神,将其融入到医院的文化建设中。展望未来,医疗事业的发展任重道远。我们将面临更多新的挑战和机遇,但只要我们全体医护人员秉持着钢铁般的意志,坚定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信念,不断学习进取,勇于创新,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,推动医院各项事业蓬勃发展。
影片结尾,火红的铁水映照着新中国的第一枚金属国徽,而今,这抹红色正化作健康中国建设的璀璨星光。激励和鞭策我们新时代医务工作者以“钢铁意志”熔铸医者初心,书写属于我们肥城医院的辉煌篇章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