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,中国报告戊肝患病人数约2.6万,发病及死亡率均占所有肝炎的2%,感染率和死亡率已经超过甲肝。
戊肝病毒感染后除可能导致急慢性肝炎外,还可能引起神经系统、血液系统、泌尿系统等肝外异常表现,有的会发展为肝衰竭,有的会引发肝硬化、肝癌等严重后果。
戊肝抗体阳性≠戊肝
戊肝抗体分为IgG、IgM。如果IgM阴性,IgG阳性,代表既往感染过戊肝;如两个抗体同时阳性,则代表现症感染。
受检测试剂、检测人员操作水平、实验室质控等因素影响,临床上也会遇到戊肝抗体假阳性。
如果患者肝功能正常,IgM抗体阳性,腹部彩超正常,无不适症状,临床医生应结合就诊者的具体情况,综合分析,必要时应重新检测,排除假阳性,要去伪存真。
对于肝功能异常的就诊者,临床上也应常规查戊肝抗体,以免漏诊。
戊肝如何传染?
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经口感染,由肠道侵入肝脏复制,于潜伏期末及发病初期由粪便排出病毒,经粪-口途径传播。
戊肝以水型流行最常见,具有明显季节性,多见于雨季或洪水之后;少数为食物型暴发或日常生活接触传播;发病人群以成人为主,儿童、青少年较少;孕妇病情重且病死率高;无家庭聚集现象,流行持续时间长短不一。
感染戊肝会有哪些表现?
戊肝一般发病迅速,最常见的症状是黄疸,也就是皮肤和眼睛发黄。大约一半的患者会有发热,同时可能感到疲倦、恶心、呕吐,以及肝脏区域的疼痛。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胆汁淤积,表现为皮肤瘙痒和大便颜色变浅。大多数患者会有肝脏肿大,而脾脏肿大则较少见。
大多数病人黄疸可于2周左右消退,整个病程可能持续6~8周。本病症状一般较轻,多数患者于发病后6周内所有症状消失,转氨酶恢复正常。少数病人可表现为重症肝炎。
戊肝的病死率相对较高,大约为2.5%,这是该病的一个显著特点。
戊肝危害大,能提前预防吗?
注射戊肝疫苗可以预防戊肝的发生,减少因戊肝导致的肝衰竭等。
2023年《戊型肝炎防治共识》推荐戊肝感染的高危人群以及感染后病情可能较重的人群(慢性肝病患者、育龄期妇女、老年人等)接种戊肝疫苗,强调重组戊肝疫苗能有效预防戊肝,且预防效果持久。
如出现以上症状请及时来医院感染(肝病)科就诊。让我们共同为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而努力加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