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5岁的年轻母亲,因高血压伴随剧烈头痛,确诊前交通动脉瘤那天,张丽(化名)的世界突然被调成了静音模式。主治医师的讲解像是从深水里传来的模糊声响:“支架辅助栓塞术,70%成功率……”她只死死抓住一个词“术中可能破裂”。
住院第三天,护士张国攀凌晨巡视病房时,看见她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。而此时的张丽第7次按亮了手机屏幕。锁屏照片上,12岁的女儿朵朵正对着生日蛋糕傻笑,鼻尖还沾着奶油。她颤抖着手指划过孩子酒窝的位置,监护仪突然发出“滴——”的长鸣——心率飙到了128次/分,泪水再次决堤……
张护士早晨交接班时把这个事情告诉了大家,在沟通的过程中,我们意识到,孩子对张丽来说不仅是牵挂,更是她的精神支柱。因此,我们特别安排了一次视频通话,让她和女儿进行互动。
视频接通的那一刻,孩子天真的笑脸立刻让张丽的表情柔和了许多。孩子用稚嫩的声音对她说:“妈妈,你要加油,等你好了就回家陪我玩!”听到女儿的鼓励,张丽的眼眶湿润了,她点点头,眼泪就要决堤,但更露出了久违的幸福笑容。这一次的交流,让她意识到,她的康复不仅关乎自己,更关乎孩子的幸福。从那一刻起,她的态度明显改变,开始积极配合治疗,也愿意与医护人员沟通自己的感受。
齿轮就此转动,手术顺利进行。术后,张丽因颅压高,频繁呕吐头痛难忍,用镇痛药难以压制。此时,护士们带来了特殊“医嘱”。用儿童手表发送的睡眠监测数据。张丽看着波形图,突然发现女儿在自己住院期间长大了许多——那个连鞋带都系不好的小丫头,如今会叮嘱:“妈妈要坚强,我在家等你回来”。 她告诉我们一定积极配合治疗护理,赶快好起来。
两周以后,张丽逐渐康复,周末假期,她的女儿来到了病房,“妈妈,我好想你啊……”大家的眼泪都跟着这个坚强的妈妈流了下来。最坚韧的生命力,往往萌发于对爱的敬畏与传递。而所谓医疗奇迹,不过是无数个医务人员把冰冷的器械焐热成通往春天的桥。这,就是生命的意义,这,就是护理的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