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消化系统疾病诊疗领域,胃肠息肉是常见的“健康隐患”,尤其是大息肉,恶变风险更高。很多人谈“胃肠镜”色变,更担心大息肉处理的复杂性与安全性。实际上,现代胃肠镜室就像一个精密的“手术车间”,凭借先进技术与专业团队,已能高效、安全地处理大息肉,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。
近日山东健康集团肥城医院消化内科收治一位长期腹泻患者,完善内镜检查时,在回盲瓣的对侧,发现一处腺瘤样息肉,宽基生长,大小约4*5cm,表面分叶状,色素内镜观察见表层腺管排列齐整,拟定内镜切除方案(圈套器前端对息肉外围粘膜先行剥离,然后分次切除),由于该部位在内镜镜身的最末端,对于术者的控镜和操作精准度均有不小的要求,最终消化内镜团队历时约40分钟对该病灶完美切除,钛夹封闭创面,病理证实绒毛状管状腺瘤,术后康复出院。
诸如此类的大息肉的处理,可能需要外科手术切除部分胃肠组织,创伤大、恢复慢、费用高。如今,胃肠镜室依托内镜微创技术,实现了“不开刀、少痛苦、低风险”的治疗突破。
• 高清内镜:精准定位的“侦察兵”:胃肠镜室配备高清电子胃肠镜,可放大数十倍观察息肉形态、质地,精准判断其性质与边界,为后续治疗提供清晰“地图”。
• 内镜下切除技术:微创治疗的“主力军”:针对不同类型的大息肉,胃肠镜室有多种“武器”应对。如内镜黏膜切除术(EMR),适合基底部较宽的息肉,通过注射配好的染色剂抬起息肉,再用圈套器完整切除;内镜黏膜下剥离术(ESD)则能攻克复杂的扁平息肉,在毫米级精度下,将息肉与正常组织逐层分离,最大程度保留胃肠功能 。
• 术中安全保障:严密监护的“防护盾”:治疗全程,麻醉医师、内镜医师、护士组成专业团队,实时监测生命体征,利用心电监护、氧饱和度监测等设备,确保患者安全。
温馨提示:早筛查、早发现、早治疗
胃肠息肉早期症状隐匿,建议40岁以上人群,或有家族胃肠癌病史、长期不良饮食习惯的高危人群,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。若发现大息肉,无需恐慌,专业的胃肠镜室团队将用先进技术,为您消除隐患,守护胃肠健康。
健康无小事,胃肠镜室以微创技术为利刃,为您斩断息肉威胁,让每一次消化都安心,每一份美食都能畅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