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的话:孩子们放寒假了,春节也快到了。寒冷的天气,加上儿童在假期不规律的饮食和生活习惯,各种冬季高发疾病接踵而至。《生命时报》记者采访了首都儿科研究所的四位专家,听听她们为孩子带来的寒假健康提醒。
呼吸内科:勤洗手别扎堆
天气寒冷干燥,昼夜温差大,各种细菌、病毒活跃,加上儿童抵抗力较差,因此,冬季是小儿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的季节。首都儿科研究所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常丽表示,寒假期间,到呼吸内科就诊的儿童,以感冒(即急性上呼吸道感染)、流感肺炎和哮喘居多。
其中,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感染引起,大多起病急,如出现高热、头痛、四肢疼痛等伴随症状,应注意流感的可能,及时到医院就诊,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。如果孩子出现持续发热、咳嗽、呼吸急促等症状时,就要考虑支气管炎,甚至肺炎的可能,要及时复诊。此外,呼吸道感染也是哮喘发作的常见诱因。因此,若孩子有哮喘病,在冬季尤其要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,以免哮喘急性发作。
儿童对呼吸系统疾病普遍易感,因此重在预防。常丽建议,家长首先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勤洗手,而且要做到正确洗手。还要注意根据气温变化适时为孩子增减衣服。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多拥挤、空气污浊的场所;不得已必须去时,要戴好口罩。此外,要保证孩子有适度的体育锻炼,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,多喝水,多吃水果、蔬菜,提高免疫力。▲
消化内科:少吃油腻和海鲜
每年寒假,因急性胃肠炎就医的儿童大幅增多。首都儿科研究所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钟雪梅表示,寒假、春节期间,饮食不规律、暴饮暴食、饮食过于油腻或食用生冷、不洁食品,以及病毒感染,如诺如病毒、轮状病毒等,是引发小儿急性胃肠炎的主要原因,大多表现为呕吐、腹泻、腹痛,严重者还会出现发热症状。
钟雪梅提醒,如果孩子症状较轻,仅有轻度腹泻现象而无发热、呕吐症状,可多饮水,吃半流质食物,并口服蒙脱石散,通常3~5天就可痊愈。若出现呕吐次数多、精神萎靡不振、少言懒动、少尿等脱水症状,应立即到医院就诊。此外,冬季以病毒感染性腹泻多见,家长切勿擅自给患儿口服抗生素,应到医院明确病因后再用药,防止发生因服用抗生素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调,加重病情。
吃出来的疾病,预防尤其关键。钟雪梅建议,不要因为放假或过节就放纵孩子暴饮暴食,或食用过多油腻、海鲜和刺激性的食物。家长要保证孩子规律饮食、营养均衡,生食要彻底煮熟,生熟食物要分开放等。
对于有慢性胃病的孩子,更要注意其饮食、生活习惯健康卫生,以免诱发慢性胃炎的急性加重。若发现身边有人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症状,应让孩子尽量远离其排泄物,防止排泄物挥发后,病毒通过呼吸系统潜入体内而被感染病毒性胃肠炎。▲
眼科:户外玩耍远离危险物
春节前后、寒假期间,正是小儿眼科的看病高峰。首都儿科研究所眼科主任医师杨素红告诉记者,除了趁着假期带孩子来验光、配镜及矫正斜视、弱视等视力问题外,很大一部分患儿是由于感染性结膜炎、假期用眼过度导致视力下降或眼外伤前来就诊的。
天气寒冷,户外活动显著减少,加上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,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处在近距离用眼状态,增加了视疲劳。眼睛结膜虽然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,但当防御能力减弱或外界致病因素增加时,就会引起结膜组织炎症。冬季是流感的高发期,孩子感冒发烧时免疫力较弱,若不注意防范,再用带有细菌、病毒的手揉眼,就会感染到眼睛,引发急性结膜炎,严重的病毒感染还可能侵害到角膜,影响视力。
此外,冬季北方大多有冰雪,路上湿滑,外出时容易出现滑倒磕伤;户外滑雪或滑冰,也可能造成眼外伤。
杨素红提醒,寒假期间,家长应注意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,并监督其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,最好每半个小时休息10分钟。显示器屏幕亮度要适中,不可过亮。同时,要让孩子多参加户外运动,让眼睛和身体得到休息和放松,同时注意安全,避免眼外伤。饮食上,注意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、蛋白质的食物,如鸡蛋、深绿色蔬菜、胡萝卜、牛奶、瘦肉等。
另外,孩子要注意手部卫生,勤洗手,少揉眼,一旦发现身边有人感染结膜炎,注意预防与隔离。
尤其需要的注意是,春节期间聚会较多,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时,注意不要让他们接触尖锐或危险的物品,远离热水、热油、干燥剂等,燃放烟花鞭炮时,必须有家长在场,并站在安全距离外,避免不必要的眼外伤。▲
皮肤科:注重保湿多擦霜
首都儿科研究所皮肤科主任医师胡瑾说,寒假期间到皮肤科就诊的有近五成是湿疹患儿,其中以3岁以下婴幼儿居多,严重的瘙痒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和睡眠,也给家长带来很多苦恼。还有部分患儿是由于病毒、细菌感染导致的皮疹,这类皮疹发病一般较急,常伴有发热、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,也可合并腹泻及食欲不振现象,因此由感染引起皮疹时应同时就诊儿内科,明确病因并对症治疗。
湿疹、特应性皮炎的病因难以确定,有多种因素。有些患儿对食入物、吸入物或接触物不耐受或过敏所致。患有湿疹的儿童起初皮肤发红、皮疹,继之皮肤粗糙、脱屑,抚摸患儿的皮肤如同触摸在砂纸上一样。遇热、遇湿都可使湿疹加重。
湿疹是一种慢性、复发性、瘙痒性、炎症性皮肤病。常与遗传素质有关,俗称“过敏体质”。大部分患儿有“冬重夏轻”的特点,皮肤干燥时明显加重。治疗上,通常以止痒、护肤为主。除了药物治疗,还要给孩子的皮肤做好保湿滋润工作,建议使用不容易过敏、温和的润肤霜,多次少量涂抹以滋润皮肤,帮助修复皮肤屏障功能。户外活动或外出前,可以给孩子多涂一些润肤产品,注意保湿。同时,保持孩子良好的睡眠和饮食习惯。此外,孩子的贴身衣物也应尽量选择柔软、宽松、透气的纯棉织物,不要过度出汗,以免刺激加重皮疹。